首页 财经新闻 昆山如何蝉联全国百强县之冠?

昆山如何蝉联全国百强县之冠?

昆山如何蝉联全国百强县之冠? 文:任泽平团队 导读 昆山连续17年雄居全国百强县榜首,如何从“小六子”到“百强县之冠”?这里有怎样的逆袭之路、奋斗历程和发展秘诀? 1984年前,由于长期停留在“小富即安”思想里…

昆山如何蝉联全国百强县之冠?

文:任泽平团队

导读

昆山连续17年雄居全国百强县榜首,如何从“小六子”到“百强县之冠”?这里有怎样的逆袭之路、奋斗历程和发展秘诀?

1984年前,由于长期停留在“小富即安”思想里,未跟上苏南模式发展步伐,昆山是典型的农业县,在苏州六个县排名末位,被称为“小六子”。

1984年,昆山开始奋起直追,抓住改革开放的时代机遇,靠着“艰苦创业、勇于创新、争先创优”的昆山之路,实现农转工、内转外的转型和崛起。

2021年,昆山连续17年居百强县榜首,外贸进出口总额破千亿美元超越全国96.9%的地级市,人口总量居全国县级市第一,是全国首个规上工业总产值破万亿、市场主体破百万的县级市,高企申报数、认定数、净增数、累计数均居苏州第一。

昆山发展奇迹的原因是什么?如何蝉联榜首?我们的研究发现,昆山成功的关键是“有为政府+有效市场”的发展模式横向联合战略、以台引台策略使昆山能够最大化发挥其紧邻上海的区位优势,将区位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实现农转工、内转外转型;政府打造多个国家级、省级园区经济引擎,促进以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智能装备为主的产业集群的形成,实现产业由低转高;政府营造“亲商安商富商”的营商环境,使昆山形成“建设园区-引进国内外资本-优化营商环境-更多优质资本进入-产业集群”的良性循环,从而在全国百强县排行中长年霸榜。

昆山的成功对其他城市有何启示?1)深入贯彻落实区域一体化、城市群都市圈战略,精准定位区域角色,利用区位优势,实现协调发展、错位竞争。2)以园区平台为基础,鼓励市场创新,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集群。3)打造服务型政府,以优化营商环境为核心,优化政策制定、落实机制,建立政府行为负面清单制度。

目录

1 昆山:连续17年居百强县之冠,科创、外贸、工业实力强劲

2 昆山如何蝉联全国百强县之首?

2.1 长三角城市群次级辐射中心,距上海市中心仅60km

2.2 实施横向联合发展战略,东依上海、西托三线

2.3 坚持深化对外开放,以台引台推动外向型经济发展

2.4 以园区为平台集聚企业,形成以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智能装备等为主的产业集群

2.5 建立“小政府、大服务”管理机制,重视营商政策连续性、实效性

3 启示:借力城市群都市圈发展、以园区平台实现产业集群、优化营商环境

正文

1 昆山:连续17年居百强县之冠,科创、外贸、工业实力强劲

2005-2021年连续17年居百强县榜首,高企申报数、认定数、净增数、累计数均居苏州第一,外贸进出口总额破千亿美元超越全国96.9%的地级市,人口总量居全国县级市第一,是全国首个规上工业总产值破万亿、市场主体破百万的县级市。

1984年以前,由于昆山长期停留在“小富即安”的思想里、错过了苏南模式发展的黄金时期,昆山是典型的农业县、经济发展处于苏州六个县末位,被称为“小六子”。

1984年,昆山痛定思痛后开始奋起直追,靠着“艰苦创业、勇于创新、争先创优”的昆山之路实现农转工、内转外的转型和崛起。

2005-2021年,昆山连续17年居百强县榜首,科创、外贸、工业实力强劲。

从创新发展看,2021年昆山高新技术产业产值5115.2亿元,占GDP比重49.9%;有效高企数2264家,占苏州全市的20.3%,高企申报数、认定数、净增数、累计数均居苏州第一。

从外向经济看,2021年昆山进出口总额首次突破千亿至1066.1亿美元,稳居全国县级市第一,超越全国96.9%的地级市。

从人口潜力看,昆山人口总量以209.3万人居全国县级市第一,2010-2020年人口增量为苏州第一。

人口素质全面提升,2020年受过大专及以上教育的人口数为46.3万人,较2010年增长近一倍。

从经济增长看,2021年昆山GDP以4748.1亿元居苏州各区市第一,超过贵阳、呼和浩特、乌鲁木齐等众多省会城市;2021年昆山规上工业总产值10284.5亿元,成为首个破万亿的县级市。

从市场主体看,2021年3月昆山市场主体总量突破100万户,成为全国首个市场主体破百万的县级市。

从民生发展看,2021年昆山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6.8万元,稳居全国县级市前三。

2 昆山如何蝉联全国百强县之首?

昆山如何实现末位逆袭并连续17年蝉联全国百强县榜首?我们的研究发现,昆山成功的关键是“有为政府+有效市场”的发展模式,横向联合战略、以台引台策略使昆山能够最大化发挥其紧邻上海的区位优势,将区位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实现农转工、内转外转型;政府打造多个国家级、省级园区经济引擎,推动以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智能装备为主的产业集群的形成,实现产业由低转高;政府营造“亲商安商富商”的营商环境,使昆山形成“建设园区-引进国内外资本-优化营商环境-更多优质资本进入-产业集群”的良性循环,从而连年在全国百强县排行中霸榜。

2.1 长三角城市群次级辐射中心,距上海市中心仅60km

昆山是长三角城市群次级辐射中心,昆山市中心与长三角核心区上海市中心距离仅60km,区位优于上海金山、临港。

长三角城市群是中国经济最有活力、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城市群之一,我们根据当前长三角城市群都市圈发展情况,将长三角划分为“一核三圈”,其中一核为上海,是长三角综合服务中心;三圈为苏锡常都市圈、杭州都市圈、宁波都市圈,是长三角次级辐射中心,主要功能为承接核心城市产业转移、向核心城市提供落地产品,同时调整产业结构、向低一级城市进行产业转移。

昆山作为苏州下辖县级市,位于苏锡常都市圈核心区域,是长三角城市群次级辐射中心。从地理位置看,昆山较其他城市更接近长三角核心区上海,区位优势明显,昆山市中心与上海市中心直线距离仅60km,而上海金山区、临港区距市中心均超过70km。

昆山发达的交通网络为其发展奠定重要基础:5条高速公路+1条跨省地铁+4个火车站,与最近的机场、港口距离仅55km、48km。

“要想富、先修路”,从交通网络看,昆山公路、地铁、铁路、机场畅通,发达的交通网络为昆山经济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公路方面,昆山境内有5条高速公路:G2京沪高速、S48沪宜高速、S58沪常高速、S5常嘉高速、G15沈海高速,上海崧泽高架西延伸工程使昆山淀山湖与上海虹桥枢纽的车程缩短至15分钟。

地铁方面,昆山拥有中国第一条跨省地铁线路11号线,可从昆山花桥直达上海嘉定,此外,昆山正在建设的S1、S3线将连通昆山市中心与上海。

铁路方面,京沪铁路、沪苏通高铁均在昆山设站,分别是一等客货运输综合站昆山站、昆山南站、花桥站、阳澄湖站,昆山每日往返上海高铁车次最高可达94列。

机场方面,昆山紧邻苏南硕放机场、上海虹桥国际机场、上海浦东国际机场三大机场,距离最近的上海虹桥国际机场仅55km。

港口方面,昆山附近有太仓港、上海港、张家港港,距离最近的太仓港仅48km。

2.2 实施横向联合发展战略,东依上海、西托三线

东依上海:昆山充分利用区位、生产要素价格优势,紧跟苏州“要发展、靠上海”的发展理念,借助上海的资金、技术、设备、人才、管理经验发展经济。昆山自80年代起就紧跟苏州“要发展、靠上海”的发展理念。一方面,昆山凭借区位优势、生产要素价格对上海构成较强吸引力。昆山作为长三角次级辐射中心,具有天然的地理位置、交通优势,同时由于其土地、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力、土地等生产要素较为廉价。另一方面,昆山作为后起之秀,在资金、技术、设备、人才、管理经验方面劣势明显。因此,昆山积极借助上海弥补自身在资金、技术等方面的不足,主动对接、融入上海,承接上海优质资源,如80年代举办上海家乡人座谈会、引进上海“星期天工程师”、与上海企业联营办工厂,90年代抓住浦东开发开放机遇引入人才资金,近年规划、建设、打通与上海的交通网络,2018年推出全国首例长三角地区与上海实现跨区域通用通兑的科技创新券等。通过东依上海战略,昆山经济借助上海力量得到迅速发展。

西托三线:昆山抓住三线军工企业“军转民”的机遇,借助三线军工企业技术、设备优势,引进企业与业务骨干,实现自身经济增长。改革开放以来,中央提出三线军事工业要从过去的军用服务转为军民结合、保军转民,昆山抓住此次三线军转民的机遇,提出“西托三线”战略,即利用三线军工企业在技术、设备上的优势,引进四川、贵州、陕西、江西等地的军工企业和业务骨干,如万平实业、风华冰箱厂。西托三线战略一方面解决了三线企业地理位置偏僻、销路不畅的问题,另一方面推动了昆山经济进一步增长。

2.3 坚持深化对外开放,以台引台推动外向型经济发展

紧抓浦东开发开放国家战略机遇,利用台商台胞之间重人脉、口碑相传、老带新的传统,昆山制定“以台引台”策略。近年累计批准台资企业占外资企业总数的比重稳定在60%左右,居全国第一;2021年1-8月,台资规上工业企业完成产值占全市比重达53.4%。

昆山崛起的原因之一在于抓住了国家开发开放浦东新区的战略机遇,叠加90年代台资企业从珠三角向长三角大规模扩张,昆山凭借绝佳的区位优势、先进的服务理念、较大的政策优惠吸引首家台资企业顺昌纺织在昆投资,开启了昆山与台商台胞合作的序幕。

此后昆山利用台商台胞之间重人脉、口碑相传、老带新的特点,制定了“以台引台”招商策略,沪士电子、六合机械、富士康、统一食品等台资企业相继落地昆山,昆山逐渐成为全国台资第一高地。2001年约50%的外资企业来自台湾,近年昆山累计批准台资企业数占外资企业总数的比重稳定在60%左右。

台资企业的引进推动了昆山经济发展,2005年助力昆山首次成为全国百强县之首。2021年1-8月,昆山台资规上工业企业完成产值3433.2亿元,占全市比重达53.4%。截至2022年1月,昆山累计批准台资项目5641个,投资总额678.1亿美元,注册资本达349.5亿美元。

2.4 以园区为平台集聚企业,形成以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智能装备等为主的产业集群

园区是昆山发展的重要基础与平台,昆山通过4大国家级开发区、2个省级开发区、一批特色功能园区聚集高端企业、人才,2021年昆山经开区综合发展水平全国第五,对外贸易全国第二。

昆山的园区经济发展以其自费建设经济开发区为起点。1984年,国务院在14个沿海港口城市建立经济技术开发区,由于昆山当时错过苏南模式发展、仍以传统农业为主、工业基础差,其未获得国家投资和优惠政策加持。为摆脱经济落后的局面,昆山自费建设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创县级市自费建经开区先河,此后经开区升级为国家开发区。

除经开区外,昆山还拥有3个国家级开发区:昆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昆山综合保税区;2个省级开发区:昆山旅游度假区和江苏省昆山花桥经济开发区。其中,昆山经开区在2021年商务部的全国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排名位居第5,对外贸易居全国第2。

2008年前,昆山园区以低成本、优惠政策吸引国际代工产业加入;2008年后,受经济危机、成本上涨影响,园区产业由低端向高端转型,目前形成以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智能装备等为主的产业集群。

昆山经开区2000年前主要以低端制造业为主,如纺织业、食品加工业。

2000-2007年,随着一批笔记本电脑代工巨头入驻,经开区形成以IT制造为主、涵盖1000多家笔记本上下游配套厂商的产业链。

2009年至今,随着代工企业搬离以及友达、龙腾、国显等龙头项目投产,经开区产业结构由低转高,形成以光电半导体、电子信息、智能装备、新能源汽车、高端食品为主的产业集群。

昆山高新区在成立初期就以中高端产业为主,并形成了“1工业技术研究院+3产业园+N创新服务平台”的创新体系,其产业升级转型主要靠实施创新链、产业链双链融合,如率先布局可再生能源、小核酸及生物医药、机器人等产业,不断围绕产业建链、延链、补链、强链,目前高新区主要以新一代信息技术、机器人及智能装备、小核酸及生物医药为主。

花桥经济开发区凭借其位于苏沪交界处、东依上海国际汽车城的区位优势,重点引进制造企业区域总部、大公司后台处理中心、跨国公司业务外包,从而发展成以服务外包、现代物流产业为主的园区。

2.5 建立“小政府、大服务”管理机制,重视营商政策连续性、实效性

昆山率先提出“亲商安商富商”服务理念,建立“小政府大服务”管理机制,多次推出全国首创政策、打造“昆如意”服务品牌、删繁就简实现审核提速,连续三年居赛迪营商环境百强县榜首。

营商理念方面,昆山率先提出“亲商安商富商”的服务理念,基于营商服务理念建立了“小政府、大服务”的高效行政管理体制。

制度创新方面,昆山多次推出全国首创措施,如引进外资时昆山率先提出并成立全国县级第一家外商独资企业;在江苏省率先试点国有土地有偿使用原则筹集资金;运用区块链技术建立灵活用工大数据协同监管平台。

营商政策方面,昆山重政策连续性、实效性。政策连续性强且稳定,昆山连续三年发布优化营商环境建设新政,政府服务不断升级迭代;在全国率先打造“昆如意”营商环境服务品牌,以此持续优化已出台的营商环境各项政策措施。政策实效性强,持续推进审批删繁就简,使得投资项目审批总时长分别比苏州、省、国家提速25%、40%、50%;对10个行业推出“一业一证”改革,将多张许可证整合成一张行业综合许可证,并探索“免申即享”新模式。

3 启示:借力城市群都市圈发展、以园区平台实现产业集群、优化营商环境

深入贯彻落实区域一体化、城市群都市圈战略,精准定位区域角色,利用区位优势,实现协调发展、错位竞争。顺应城市群化都市圈化大趋势,借助城市群都市圈中心城市对周边城市的资源外溢和辐射效应实现经济的借力发展。完善交通、通信及公共服务等基建网络,营造更具吸引力的资源外溢环境,从而加快自身与中心城市生产要素自由流动,提升对外开放基础。

以园区平台为基础,鼓励市场创新,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集群。借鉴昆山通过园区经济实现产业集群与产业转型的经验,一方面,抓住自身优势产业,将园区作为经济发展的主要承载平台,通过园区集聚优质企业和人才、形成优势产业集群。另一方面,鼓励市场创新,优化产业结构。政策应给予企业合理的激励机制与试错空间,鼓励园区改造传统产业项目、培育新兴产业,推动园区产业结构优化。

打造服务型政府,以优化营商环境为核心,优化政策制定、落实机制,建立政府行为负面清单制度。优良的营商环境是昆山成功的关键。一方面,优化政策制定机制。研究和出台招营商政策环节,应组织各部门、企业、专家论证,发挥行业商会和协会作用,广泛征求企业意见。政策落实方面,全面梳理招营商政策,搭建统一政策平台,定期召开招营商政策宣讲会。另一方面,建立政府行为负面清单制度,打造服务型政府。严格监管各部门履行负面清单制度,确保政府不插手、不干预企业正常经营,为企业提供高效政府服务。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仅供学习交流,不代表津东方立场!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明示、暗示和承诺,本文仅供读者参考!津东方尊重原作者的辛勤劳动并致力于保护原著版权以及相关的知识产权,所转载的文章,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内容、图片等),请添加客服微信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回复处理。如需转载本文,请在显著位置注明出处(津东方网站,以及文章链接): https://www.luozaitianjin.com/finance/cjxw/72635.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522005300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18302278523@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8:00-18: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
err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