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官网截图
教育部此次印发的《通知》,对振兴本科教育做出明确规定。
切实提高毕业论文(设计)质量。强化指导教师责任,加强对选题、开题、答辩等环节的全过程管理。
要制定教授给本科生上课的专门管理规定,确保教授全员给本科生上课。要严格执行师德师风一票否决制,对于师德表现失范的,要依法依规严肃处理。
《通知》还指出。“要切实加强学习过程考核,加大过程考核成绩在课程总成绩中的比重,严格考试纪律、严把毕业出口关,坚决取消‘清考’制度。”

新华社发
清考:课程期末考试没有通过,补考也没有通过,学校会在毕业前再给一次或两次考试机会。
教育部长:对大学生要合理“增负”
其实早在今年6月21日,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在成都召开。会上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发话:中国教育“玩命的中学、快乐的大学”现象应该扭转,对中小学生要有效“减负”,对大学生要合理“增负”,提升大学生的学业挑战度。
要避免轻轻松松就能毕业
本科教育是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关键阶段,陈宝生指出,“不抓本科教育的高校不是合格的高校”,大学要围绕学生刻苦读书来办教育,引导学生求真学问、练真本领。
对大学生要“合理增负”
提升大学生的学业挑战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专业志趣,真正把“水课”变成有深度、有难度、有挑战度的“金课”。改变轻轻松松就能毕业的情况,真正把内涵建设、质量提升体现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成果上。
调查显示:40%的人后悔“虚度大学光阴”
“等你上了大学就可以随便玩了”,相信很多人在高三的时候都被这句话洗脑过。在经历了高考的重压之后,在课程相对宽松的大学校园里,很多人开始挥霍着大把的时间和精力过着“梦寐以求”的生活。
睡懒觉、追剧、打游戏、逃课、社交娱乐活动…很多大学生在度过了半年到一年的过渡期后,渐渐陷入迷茫和困惑,并思考这真的是自己想要的生活吗?
通识课不愿上,选修课不想上,专业课坐在教室刷手机;翘课成习惯,活动不参加,整日宅在宿舍,能点外卖就绝不去食堂;交作业、写论文,不挨到最后一晚不动笔,复制粘贴、东拼西凑、应付了事……
某大学曾以“大学最后悔的事”为题在网站上展开调查,结果接近40%的人选择了“虚度大学光阴”。 “大学没有好好学习”“没有多去几次图书馆”…也成为很多毕业生的遗憾。
如果您在落户中遇到任何问题,欢迎随时咨询“落在天津 ”,免费为您定制专业的落户指导!
电话:18522005300,微信:luozaitianjin, QQ:169494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