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读书 【夜读】少时不懂《游子吟》,读懂尽报“三春晖”

【夜读】少时不懂《游子吟》,读懂尽报“三春晖”

《游子吟》 ——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小时候, 父母陪伴在身边, 我们不太理解这首诗的含义。 长大后, 自己做了父母, 再读这首诗, 就会被其中…

《游子吟》

——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小时候,

父母陪伴在身边,

我们不太理解这首诗的含义。

长大后,

自己做了父母,

再读这首诗,

就会被其中的感恩与愧疚,

感动得泪流不止,

可此时我们的父母已经老了。

可以说,

这首诗为我们深深地埋下了

孝敬父母的种子。

但你知道这首诗背后的故事吗?

你知道孟郊是在多少岁的时候写的这首诗吗?

十六岁?

十八岁?

二十五岁?

都不对。

正确答案是五十岁

孟郊虽然很有才华,

但是在考场上并不得志,蹉跎半生。

在46岁这一年,

他终于考上了进士。

他激动地写下了,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但是,他很快就高兴不起来了。

在唐朝,

考中进士并不意味着马上就能做官,

还要等空缺和重要人物的推荐。

所以,又过了四年,

“五十知天命”的孟郊,

终于等来了一纸任命,

成为溧阳县尉。

他可以拿到薪俸孝敬母亲了,

可以让母亲生活得好一点。

所以,孟郊上任溧阳后,

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回到老家,

把母亲接到身边奉养照料。

《游子吟》这首诗

不是孟郊写于青年时期离家科考的时候,

而是写在50岁上任溧阳之后,

在经历了漫长分离,

孟郊可以长长久久地陪伴母亲的时候。

诗的前两句,

应该是孟郊脑海中刻骨铭心的一幕场景:

每次当他要离家远行的时候,

在那盏昏黄的灯光之下,

是他老母亲低头一针一线

为他赶制冬衣的那样一个侧影。

这一针一线不仅仅缝制的是一件衣裳,

更是老母亲对远行游子的牵挂和担忧。

岁月流逝,母亲年岁越来越大,

但每当孟郊去参加科举考试,

母亲依旧会一针一针,

给他缝衣服。

针脚尽量密一点,

尽量结实一点,

因为这件衣服,

他要穿好久好久。

经典释义人——中南大学杨雨教授点评道,

对于每一位母亲而言,

其实儿子做了多大的官不重要,

儿子挣了多少钱也不重要,

重要的是陪伴。

所以如何报答,形式不是最重要的,

最重要的是子女有没有“寸草心”。

经典释义人——中南大学杨雨教授

就像《孝经》所说的那样,

天地之性,人为贵;

人之行,莫大于孝。

孟郊的《游子吟》和他母亲的故事,

可以说是对这句话的最好诠释。

今天,

70后、80后和90后

都在为工作、为事业奔波忙碌,

但是别忘了,

曾经含辛茹苦养育我们的父母。

父母需要我们的孝敬和陪伴,

我们要多回家看看。

别忘了,

我们也终会有老去的一天,

也会需要别人的搀扶和帮助。

如果您在落户中遇到任何问题,欢迎随时咨询“落在天津 ”,免费为您定制专业的落户指导

电话:18522005300,微信:luozaitianjin, QQ:169494291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仅供学习交流,不代表津东方立场!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明示、暗示和承诺,本文仅供读者参考!津东方尊重原作者的辛勤劳动并致力于保护原著版权以及相关的知识产权,所转载的文章,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内容、图片等),请添加客服微信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回复处理。如需转载本文,请在显著位置注明出处(津东方网站,以及文章链接): https://www.luozaitianjin.com/read/4765.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522005300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18302278523@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8:00-18: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
err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