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读书 【读书】《史记》中《陈涉世家》从语文教材中删除?还有这些内容,课本中也消失了…

【读书】《史记》中《陈涉世家》从语文教材中删除?还有这些内容,课本中也消失了…

近日,有网友发现,最新版初中语文教科书删除了几代人耳熟能详的经典文言文《陈涉世家》。 “整个初中课本都没有《陈涉世家》了” 这篇已陪伴国人近60年的课文,有很多令大家倒背如流的名句——“苟富贵,无相忘”、“燕雀…

近日,有网友发现,最新版初中语文教科书删除了几代人耳熟能详的经典文言文《陈涉世家》。

“整个初中课本都没有《陈涉世家》了”

这篇已陪伴国人近60年的课文,有很多令大家倒背如流的名句——“苟富贵,无相忘”、“燕雀安知鸿鹄之志”、“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25日晚,人教社回应称,为避免不必要的交叉重复,三科编写组根据学科特点,统筹安排道德与法治、语文和历史的相关内容。陈胜、吴广起义是初中历史必须讲述的内容,因此,初中统编历史教材七年级上册《秦末农民大起义》一课专列“陈胜、吴广起义”,详细介绍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并引述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据北京头条客户端,最新版初中语文教材——七年级上至九年级下,共六册,确实已找不到《陈涉世家》这篇课文。之前的旧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曾将这篇课文放置在九年级上册。

《陈涉世家》是《史记》名篇,记述了陈胜、吴广等底层民众起事反抗秦朝暴政的历史。就笔者有限所见,其进入初中语文教科书,至晚可以追溯到1960年——该年发行的“九年一贯制试用课本”第十六册,也就是八年级下学期用书的第19课,课文标题是《陈涉世家》;人教社该年出版的初中语文第6册,课文标题是《陈涉起义》。

从1960年算起,这篇课文已陪伴国人近60年,很多人对文中的名句——“苟富贵,无相忘”、“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天下苦秦久矣”、“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可以说是倒背如流。

相关新闻

近年来,中小学教材修改的传言多次引发网络热议,人民教育出版社也多次就此类问题进行回应或澄清。

回应关于历史课本删除张衡及地动仪:
教材中有详细介绍

对于网上反映国家统编教材删除关于张衡及地动仪的内容。2018年10月10日,人民教育出版社回应:

经查阅,实际情况是统编教材中对张衡及其发明的地动仪有专门介绍

统编历史教材七年级上册“两汉科技与文化”一课中专门设计了活动,具体内容及要求如下:“东汉张衡发明创制出世界最早的地震仪器地动仪。但是,这个地动仪早已毁损失传。后来,人们根据《后汉书》的记载,结合自己的研究,做出了各不相同的地动仪复原模型。请搜集不同的复原模型,并尝试理解这件古老的验震器的设计原理。”

此外,统编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五年级上册专门设置“古代科技 耀我中华”一课,介绍了中国古代科技巨人及科技成就。

135编辑器

回应将文天祥从历史课本中删除:

教材中有详细介绍

2018年5月份,网络上流传着“将文天祥从历史教科书中删除”的说法,引发网民广泛关注。对此,2018年5月25日人民教育出版社回应称:

实际情况是,2018年2月已经投入使用的统编初中历史教材七年级下册专门介绍了文天祥的事迹

统编《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教材的第10课《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中,明确写到“南宋大臣陆秀夫、文天祥等人拥立南逃的宋宗室成员,继续展开抗元斗争”。

同时,相关栏目详细介绍了文天祥“不受利诱,威武不屈”的事迹,还配有文天祥头像等图片。

该栏目引用了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名句,特别指出文天祥在狱中“宁死不屈,写下了大义凛然的《正气歌》”,并“严词拒绝”元世祖的亲自劝降,最后从容就义。

135编辑器

回应卫青霍去病从历史教科书中消失:

在初中统编历史教材中补充相关内容

有网友反映,2017年新版统编本初中历史教科书,比较旧版,删除了相关章节,卫青、霍去病从历史教科书中消失。2017年12月15日,人民教育出版社回应:

关于历史人物卫青、霍去病的学习内容,原有版本历史教材安排在初中阶段,这次统编历史新教材安排在高中阶段,具体在高一上册其中一课中专门讲授。为了进一步强化学生对英雄人物的了解,编写组决定在初中统编历史教材中补充相关内容。 

135编辑器

回应教材删除鲁迅文章:

调整并不是删除,而是将其安排在最适合教学的地方

对于报道中称“人教版义务教育教材删除鲁迅文章”,2013年9月6日人民教育出版社回应:

新中国成立以来,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的各套教材中,鲁迅作品都占了较大比重。在这套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7-9年级中,鲁迅先生的文章有6篇之多,入选作品数量排在课文作家首位

在2001年版的教材中,人民教育出版社把鲁迅先生的《风筝》编入七年级上册以“亲情”为主题的单元。在十余年的教学实践中,很多教师反映,鲁迅的《风筝》一文部分段落涉及的思想背景超出这个年龄段的学生的理解力,影响到学生对主题的把握。因此,在这次调整中,人民教育出版社尊重教师的意见以及学生的认知规律,将《风筝》换下,以避免教学困难

 

对鲁迅作品在语文教材中的安排,编者是有通盘考虑的。我们会根据学生的不同年龄特点,不同学段、不同册次的教学需要,选择适合学生阅读和学习的相关作品,慎重放入教材。因此,调整并不是删除,而是将其安排在最适合教学的地方

对于这些课本内容的删改

你怎么看呢?

如果您在落户中遇到任何问题,欢迎随时咨询“落在天津 ”,免费为您定制专业的落户指导

电话:18522005300,微信:luozaitianjin, QQ:169494291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仅供学习交流,不代表津东方立场!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明示、暗示和承诺,本文仅供读者参考!津东方尊重原作者的辛勤劳动并致力于保护原著版权以及相关的知识产权,所转载的文章,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内容、图片等),请添加客服微信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回复处理。如需转载本文,请在显著位置注明出处(津东方网站,以及文章链接): https://www.luozaitianjin.com/read/8890.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522005300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18302278523@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8:00-18: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
err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