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减少考试科目、延长课间时间……事关孩子“上好学”,代表委员这样建议

减少考试科目、延长课间时间……事关孩子“上好学”,代表委员这样建议

减少考试科目、延长课间时间……事关孩子“上好学”,代表委员这样建议 下面,津东方(微信公众号:津东方;网址:www.luozaitianjin.com)就给您带来详细的信息,有需要的朋友快来了解一下吧。 基础教…

减少考试科目、延长课间时间……事关孩子“上好学”,代表委员这样建议

下面,津东方(微信公众号:津东方;网址:www.luozaitianjin.com)就给您带来详细的信息,有需要的朋友快来了解一下吧。

基础教育阶段,如何为学生减负,营造良好的教育生态,一起来看代表委员的意见建议↓↓

张琼丽:建议取消与高考重复的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科目
全国人大代表、湖北恩施高中政治教师张琼丽,关注与中小学生息息相关的领域,提出关于进一步优化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的建议。

在高考之外,普通高中还有一项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必须合格才能顺利毕业。这项考试包含了13科,即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艺术(或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通用技术、信息技术。张琼丽表示,这其中有6门是高考科目,“实际上是重复的,学生既要参加高考,又要参加合格性考试。”

她认为,对于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而言,组织一场大型考试需按高考的标准来要求,人力、物力、财力、行政成本都是非常高的。“考试期间,除了老师,还有电力、公安、消防、交通、医疗、食品安全、卫生监督等各部门都要参与。”张琼丽说。

频繁考试也让老师和学生的负担加重。“这13门考试不是同时进行,而是分批次分时段进行,主要集中在春季学期。”张琼丽说,“老师课业负担本来就重,还要组织监考,感觉就像是在考试之间疲于奔命。对于学生而言,合格性考试的难度其实很低,学生不是很重视,价值也不是很大。”

因此,她建议对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进一步优化,取消普通高中学生已选6门高考科目的学考。

她还建议改革普高学生已选的6门高考科目的合格性评价机制,改为学分制。学生只要完成该科目的学习,达到该科目的学时,修满该科学分,即可视为合格。

洪明基:建议把基础教育12年学制缩短到9年

全国政协委员、青年创业导师洪明基建议把基础教育12年学制缩短到9年,其中小学5年、初中2年、高中2年。孩子们6岁可以上学,15岁可以高中毕业,19岁大学毕业后,爱学习的学生继续深造,不爱学习的则进入社会,结婚生娃和事业发展互不冲突。

另外,校企可以联合办大学,根据社会需要重新编写教材,教学内容要跟着时代常换常新。让孩子一进入大学就知道未来的就业方向,理论学习和工作实践各占一半学时。

洪明基还注意到,目前国内就业市场的供需矛盾——我国技术工人的缺口是2000多万人,而每年毕业的1000多万大学生中,部分人找不到工作。“如果中国没有高素质的技术工人,靠什么来支撑我们世界第一制造大国的地位?这关乎民族复兴、国家前途。”

洪明基认为,导致学生挤向普通高中不敢去技校的原因包括:技校“低人一等”的社会刻板印象、职业教育体系不够完善、技校毕业生就业前景不明朗、技工收入较低等等。为此,他强烈呼吁提高产业工人和劳动阶层的待遇。“只有这样才能彻底改变中国职业教育的现状,职业教育的春天才会真的到来。”

在养育孩子问题上,洪明基建议推广嵌入式幼儿园,由政府和企业合作,在工作园区设置幼儿园,只要员工在附近企业上班,孩子都能入园,且不限户籍,不看房产。家长上班把孩子带过来,下班再把孩子带回家,这种模式可以让更多员工“带娃上班两不误”,方便又安全,一举两得。

倪闽景:基础教育阶段举办所谓的拔尖班,十分令人担忧

“教育系统重视拔尖创新人才的选拔和培养,这是十分令人欣喜的事情。但是许多高校开始在高中甚至初中招收所谓的超前拔尖学生,集中举办少年班,甚至基础教育阶段学校也在效仿举办所谓的拔尖创新班,这种情况是十分令人担忧的。”全国政协委员、民进上海市委副主委、上海科技馆馆长倪闽景说,今年的全国两会上,他关注到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育的问题。

倪闽景表示,从1985年12所高校招收少年班开始,上述培养方法已经被证明无法培养出拔尖创新人才。如果这种情况进一步扩大,将会对基础教育阶段教育教学造成较大冲击,引起学校和家长的焦虑,对未来人才的培养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必须及时阻止这种情况的扩大化。

在倪闽景看来,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是一个系统性工程,但是对于拔尖创新人才的认识和培养方法需要避免两个误区。

一是误认为拔尖创新人才是“天选之人”,只要用适当的方法把这些天才筛选出来,然后进行培养就可以了。但是事实反复证明,只要智力正常,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拔尖创新人才,小的时候智商超群、成绩出众,成为拔尖创新人才的并不多。

二是误认为把超常儿童归拢到一起,做超前拔尖学习和训练就能够培养出拔尖创新人才。实际上多年来几乎所有集中培养的少年班、创新班、英才班全都没有成功,其主要原因是集中培养反而减少了人才成长需要的多样化环境。学习的本质是塑造人的大脑,不一样的大脑才是未来创新的基础。培育学生们的创新素养,不是要让学生去掌握十分深奥的创新技能,更不是去搞奥赛。

因此,他提出五点建议:

第一,着力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科学教育体系。科技自主创新体系建设的逻辑应该是:只有教育创新,才能培养领军人才,才能实现科技的领先。教育跟在人家后面,人才和科技也只能跟在人家后面。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今天,需要科学教育战略家和架构师,系统构建科学教育的新范式,在思想方法和实践方法上寻找到中国式突破。建议教育部成立专门的攻关项目开展研究。

第二,站在传统文化传承与重塑的角度,为科学精神的旺盛生命力提供文化土壤。科学教育变革的核心难题是科学精神的培养,科学需要冒尖、与众不同。中华文明是革故鼎新、与时俱进、自强不息、兼收并蓄的文明,要发挥创新性与包容性优势,在世界科技大发展的背景下,在中华传统文化中注入科学精神。全球出现过5个世界科学中心,首先涌现的是人文和艺术的创新,包括教育创新。如果只专注培养科学家、工程师,就很难培育出顶尖的大家。建议在重视科学教育的同时,更加注重体育与艺术课程。

第三,科学教育需要多样化的行动。基础教育对创新人才培养最大的贡献就是让学生的大脑更多样化,而不是掐尖培养。多样化的好处是让缺点与错误也能成为资源与优势。建议在学校里建设更多的科技类兴趣小组和创新实验室,在课堂里尝试使用各种教学技术和各种教学方法。中考高考需要设置更多样化的评价招生方式,特别要积极采用人工智能技术,形成新的考试内容和形式,找到解决问题能力和综合素养的评估办法。

第四,加强校内外科学教育的协同,为青少年提供更多的空间和机会。在校科学课程更强调知识性、系统性和基础性,以形成基本的思维能力;校外课程更强调实践性、时代性与多样性,以形成个性与特长。人的兴趣差别实际上主要是在非正式教育中形成的。人的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不是通过高度课程化的正规教育来实现,而是在比较宽松和相对自由的环境里养成的。建议规定中小学生,每周都要走出校园到社会大课堂中去调研实践;鼓励社会开展各种科技类实践活动和比赛。

第五,打破科学家神话,让科学回归理性。相比四五百年前科学家不被大众接受,现代社会对科学家是尊重的,这是社会的巨大进步。但是,科学发展需要质疑、敬畏而非迷信。如果迷信科学、神化科学家,这对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的传播就十分有害。对科学家的神化,会让许多人认为科学家都是天才,从而打消许多智商平平的孩子们的科学家之梦。建议要大力宣传人人都有创新能力,宣传科学家的不畏艰险、努力探索的精神,而不是神化科学家。不允许在基础教育阶段开设所谓的拔尖创新人才班,而是对那些天赋异禀的孩子在课余给予更多的机会和宽容。

李静:把课间十分钟还给学生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襄阳市第四中学党委书记李静提出“保障师生课间十分钟休息权益,加强教育生态优化,助力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针对一些地方,中小学生课间十分钟被占用的问题,李静建议:营造良好的教育生态,划清学校安全责任界限,明确轻微伤害免责范围,建立健全安全的救助体系;要求全体教师把学生身心健康放在首位;引导家长理性维权,全社会营造容错包容氛围。

 

“家长和社会要相信学校、相信老师,因为学校和老师一直都把学生的安全健康放在第一位,建议给学校办学减压松绑,同时在教育布局、网络监管、家长学校上加大力度,推动形成家校和谐合力、社会审慎宽容、网络客观正向、政府监管有力的教育生态环境。”李静建议。

厉彦虎:建议适当延长中小学课间时间
全国政协委员、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医学研究所运动健康医学研究中心主任厉彦虎表示,现在许多孩子视力、肥胖、脊柱侧弯、心理等健康问题较为严重,这与运动不足、见阳光太少有关。“因为现在孩子课间时间短,一拖堂孩子出不了教室,有时候孩子比较多,集中下楼比较危险,所以学校就把孩子关在教室,不让他下楼。这个问题非常严重。”厉彦虎说。

通过调研,有老师和校长反映课间时间太短了,因此,厉彦虎建议,适当延长中小学生课间时间。同时,厉彦虎指出,“(仅仅)把课间10分钟还给孩子,其实是完全不够的,课间10分钟,完全达不到锻炼和放松目的,所以课间要拉长,小学、初中要拉长,高中要适度拉长。”

 

窦延丽:建议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国家课程方案

今年两会,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聊城市实验中学副校长窦延丽围绕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提出了以下建议:

第一,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国家课程方案。加强落实中小学专职心理教师队伍配备,设立心理健康教师编制,并建立定期培训制度;制定各学段衔接的教材和课程体系,大力推进大中小学一体化建设,全学段护航学生心理健康。

第二,做好学生心理健康测评和建档工作。建议教育部门推荐科学合理的心理健康测评软件,鼓励学校定期测评、建立档案,并健全危机监测预警和干预机制。

第三,建立规范专业的青少年心理健康社会化服务体系。政府部门要主导和统筹社会力量参与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出台青少年心理工作准入、年审、培训和退出的相关制度,形成包括行业规范、机构设置标准、人员资格认证和注册备案管理等在内的相关机制,加强对涉及未成年人心理健康产品和活动的监管。

第四,做好顶层设计。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协同联动,构建科学的心理卫生健康教育、干预网络;政府部门要大力推进家校干预和医校合作,充分调动群团组织和社会资源,形成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及时发现、科学诊疗、早日康复的闭环机制;尽快将青少年抑郁症治疗纳入医保。

李剑萍:建议完善中小学美育督导和评价机制

全国政协委员、民盟天津市委会主委、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李剑萍近日表示,建议完善中小学美育督导机制和评价机制。李剑萍说,近年来,学校美育工作在政策体系、资源保障、推进机制等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同时,高质量实施中小学美育还面临学校美育资源不足、学校美育发展不均衡、美育评价体系不够健全等问题。

对此,李剑萍建议,要完善中小学美育督导机制,这其中包活,要保证艺术课程开齐开足;要建立专家团队,指导学校“开好”艺术课程;要夯实艺术课程,促进学科融合,挖掘不同学科蕴含的丰富美育资源,融合课程教学、社会实践和校园文化建设,把美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要系统开发美育课程数字教育资源,提升美育教师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促进信息技术与美育教学深度融合。

此外,李剑萍建议,要完善中小学美育评价机制。其中包括把美育工作纳入学校办学、校长业绩评价体系;探索建立贯通式美育评价指标体系,统筹各个学段,把美育融入学生成长全过程;开发数字化评价工具,在创设美育情景和记录学生美育过程等方面有所突破。

李剑萍认为,要在全社会营造重视美育的氛围,要从人的全面发展和立德树人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美育的基础性地位和不可或缺性,美育是“必需品”而非“奢侈品”。他表示,美育不等于艺术教育,要避免过度注重艺术知识的学习和艺术技能的训练,妨碍每个学生欣赏美、感知美、创造美的兴趣;要树立“大美育”观,构建“大美育”课程,营造“大美育”环境,树立终身美育观念,把学校作为“大美育”格局的组成部分,校家社协同实施美育,发挥好文化场馆、公共美育机构、秀丽山川的美育功能。

赵皖平:建议将生命教育纳入中小学教材

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赵皖平带来了《关于将生命教育纳入中小学教材的建议》。赵皖平认为,近年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生命教育成为不可或缺的“常态课”“必修课”,建议加强青少年对生命的由来、如何实施自我保护、如何尊重和敬畏自己和他人的生命等内容的认知,将“生命关怀”主题的教育尽快落实到学校校本课程的开发。同时建议将“生命关怀”教育主题纳入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的课程当中,提高教师队伍的生命教育意识和教学能力。

 

津东方业务之异地高考规划

一、简介

津东方和津东方教育目前的主营业务是教育咨询类,针对目前各个省份高考难易程度不同的现实情况,津东方和津东方教育专门开展了异地高考规划业务,主要帮助家长合理合法合规的规划上学以及高考事宜,孩子出生在哪里是没法选择的,但是在哪里高考却是可以选择的。

河南省一百多万的考生,在河南可能考一个大专都费劲,可是作为对比,天津才五六万的考生,80%都能考上本科,所以这种巨大的差别使得越来越多的家长跳出本地,选择津东方为其规划的高考之路。

津东方的异地高考规划业务,深受好评。

二、业务

1.落户规划:针对家长和孩子的实际情况,合理规划落户区域,北京,天津,西藏,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新疆,海南等,都可以规划,都有成功的案例。

2.转学:由于不同省份对中考和高考的要求都不一样,所以什么时候转学才能利益最大化,这个都可以由我们进行详细的规划。

3.回津空降择校:有专门的天津班,专门帮助外地回津的考生,封闭式管理,优秀教师任教,吃得苦中苦,才能考出好成绩。

福利,扫码关注津东方微信公众号,即可加入津东方微信群,有:天津家长交流群,异地高考规划群,落户群,海河英才群,积分落户群,购房群,转学群,小学教育群,初中教育群,高中教育群,中考群,高考群,家教群,课外辅导群,托管群。天津落户天津上学,原创经验汇总和交流。另外,还有津东方本地生活群,互助群,相亲群,招聘群,租房群,二手交易群,欢迎热心肠的来加入。如果加群过程中有疑问,可以添加津东方微信公众号客服。注:所有津东方微信群,均为公益群,发广告者勿进。

减少考试科目、延长课间时间……事关孩子“上好学”,代表委员这样建议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仅供学习交流,不代表津东方立场!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明示、暗示和承诺,本文仅供读者参考!津东方尊重原作者的辛勤劳动并致力于保护原著版权以及相关的知识产权,所转载的文章,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内容、图片等),请添加客服微信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回复处理。如需转载本文,请在显著位置注明出处(津东方网站,以及文章链接): https://www.luozaitianjin.com/edu/zix/102958.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522005300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18302278523@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8:00-18: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
err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