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离明年春节还有好几个月,很多朋友可能要忙着抢定年夜饭了。不过,大家有没有注意到,2022年居然没有年三十?除夕可怎么办?
照过就是了!没有年三十的日子,其实并不少见,有时候还会连续出席,比如从2025年到2029年,年三十将连续缺席五年!
为什么年三十会时有时无呢?根据天文专家的解释,这是因为我国农历中的月,是按月亮盈亏圆缺变化的周期安排的,称之为“朔望月”。
一个朔望月的平均长度并不是一个整数,而是29天12小时44分钟(29.5306天),但一个月的天数又只能用整数表示,因此有时是小月29天,有时是大月30天。
那么,如何确定一个月是大月还是小月呢?天文学上会固定将农历每月初一,安排在朔所在的日子,两个朔之间相隔30天就是大月,29天就是小月了。朔日则可通过观测月相,也就是通过月球与地球、太阳的相对位置来确定,当月球运行到地球和太阳之间,日月黄经差为0°,在地球上完全看不到月亮时,这就是朔。
如果某一年的腊月初一与下一年度的正月初一之间恰逢小月,那就没有年三十了。比如,2022年恰逢小月,就没有年三十了,但2023至2024年,年三十又会回来了。
至于为什么人们印象中,没有年三十的日子好像很少见,这是由于平均月长稍多于29.5天,所以每年大月出现的次数要稍多于小月,这导致有年三十的农历年份要比没有年三十的农历年份多。
但实际上,年三十“缺席”频率很高,二十年里缺个八次很正常。
虽然我们经常把年三十叫除夕,但实际上,除夕是指岁末的最后一晚,“除”即去除之意,“夕”指夜晚。一年到尾的最后一天如果是年二九,那么年二九就是除夕。
科学上来讲,没有年三十,这是月球、地球和太阳三个天体间相对运动变化造成的正常现象,所以,也并不会让你逮到机会“穿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