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楼市快讯 高层力挺“保交楼”,地方出力“稳楼市”,房地产又“活”了

高层力挺“保交楼”,地方出力“稳楼市”,房地产又“活”了

高层力挺“保交楼”,地方出力“稳楼市”,房地产又“活”了

下面,津东方(微信公众号:津东方)就给您带来详细的信息,有需要的朋友快来了解一下吧。

下半年才刚开始,楼市就经历了一波起伏,7月上半月发生的不好事情,仿佛打断了复苏行情,但在下半月,自上而下的“保交楼”,房地产又“活”了。

一、房地产又“活”了

7月26日,房地产股集体爆发,成为领涨主线。旭辉涨16%、碧桂园涨13%,多股涨停(中交地产、三湘印象等),阳光城、中南、招商、金地等涨幅超过8%。

7月以来,房地产股基本都处于疲软状态,7月15日当天,上半年房地产数据出炉,叠加一些负面消息,房地产股集体杀跌。而就在昨天 ,7月25日,房地产股依然还在飘绿。主要是第二季度净利润环比下滑的房企,大约占比1/3,包括阳光城、ST泰禾、中天金融、金科股份、泛海控股等,第二季度净利润预计亏损超10亿元。没想到时隔一天,房地产股又飘红了,而且还成了今天股市的“领涨主力”。

地产股的异动,背后是楼市信心的增强,在低迷的楼市中,这波推动地产股领涨的信心来源于哪里呢?自然是政策端的利好,房地产市场就是一个政策市,这一点真没说错,只要是关于房地产的任何一点半点风吹草动,都会引发地产股的异动,也能引起广泛热议,更何况,这一次地产股能领涨,信心来源于高层的强力出手。高层出手,地方出力,自上而下,楼市未来迎来曙光,资本都是趋利的,房地产股自然会“闻风而动”。

 

二、高层出手

一切过往,皆为序章,过去的不好就让随风而去吧,只要我们切实做到“稳楼市”就好了。高层也是这样做的,雷霆出手,力挺“保交楼”。

7月14日,银保监会表示,支持地方政府积极推进“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工作金硬缺口的方案研究,做好客户服务工作;有效满足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7月17日,银保监会再次提出四项具体措施,千方百计推动“保交楼”,主动参与合理解决资“保交楼”。7月21日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银保监会重磅表态,会积极加强与住建部、人民银行等部门的协同配合,支持地方更加有力推动“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工作。

从7月14日到7月21日的一周内,银保监会三次积极表态“保交楼”。也是在7月21日召开的国常会上,高层提出,要“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保障住房刚性需求,合理支持改善性需求”。这是继5月23日国常会后,高层再次提出“因城施策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充分表达了高层“稳楼市”的信心和决心,也表露出高层对“保交楼”的高度重视。

 

三、地方出力

高层力挺,地方自然就更加积极,各种地方版“稳楼市”举措相继出炉,给楼市吃下了“定心丸”。

7月11日,深圳龙岗区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房地产项目全周期监管的指导意见》。7月12日,河北省沧州市住建局发布公告,在合同中须注明“购房款不进入监管账号,此合同无效,买售双方可随时解除”字样;未设立监管账户的项目,不得办理预售许可和网签备案。7月14日,西安住建局等五部门联合出台13项措施,防范商品房延期交房增量问题。7月19日,河南国资委旗下河南资产与郑州国资委旗下郑州地产集团共同成立地产纾困基金。浙江也明确表态,无论开发商出现任何问题,政府有责任确保交付。

7月26日,中国房地产协会与浙房协联合主办“房地产纾困项目与金融机构对接商洽会”,纾困

项目企业代表与金融机构、有意兼并重组、合作发展解决项目困难的企业,展开对接交流。更振奋人心的是,据REDDAsia消息,国务院已批准设立房地产基金的计划,规模最高可达2000至3000亿元,主要用于支持12家出险房企。虽然3000亿元的总金额与目前房地产市场资金缺口差距仍较大,但这释放出一个积极信号:高层对保交付是会有相应政策支撑的。

综上所述,一切过往,皆为序章,高层力挺“保交楼”,地方出力“稳楼市”,一场风波终于平息,房地产未来必然会更好。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仅供学习交流,不代表津东方立场!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明示、暗示和承诺,本文仅供读者参考!津东方尊重原作者的辛勤劳动并致力于保护原著版权以及相关的知识产权,所转载的文章,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内容、图片等),请添加客服微信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回复处理。如需转载本文,请在显著位置注明出处(津东方网站,以及文章链接): https://www.luozaitianjin.com/fang/kx/86872.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522005300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18302278523@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8:00-18: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
error: